以前剛開始接觸電腦的時候,
大概就只聽過注音跟倉頡這二種輸入法。
注音雖然不用另外再學習
不過就是要選字,
而且會有那種要換頁才選得到字的情況。
而倉頡在當時只聽說很難,
就沒有再去認真瞭解。
在我學習別的輸入法之前
其實也是有看過其他的輸入方法
印象比較常深刻的是光華商場
以前還在橋下的時候
總會有一個人拿著稿子在念
然後旁邊的電腦就會出現他念的字
產品功能清楚明白
也就是說其實當時就有語音輸入了
只是語音輸入有時候環境可能不允許
(例如在辦公室怕影響到他人)
再加上有時候語音辨識也不一定全部正確
難免要再修改
而且軟體總是得另外再花錢購買
於是對於當時的語音輸入就只是印象很深刻
(因為每次去光華商場都會看到)
但是沒有進一步瞭解。
另外一種輸入的工具是手寫板
大概就是一塊板子有電線接到電腦
然後用專屬的筆寫出文字
好處是字跡很草電腦也可以辨識
但是手寫的速度其實也辦法到很快
只是夾在「不想打注音」與「不想學新的輸入法」之間的一個方法
因為用了手寫,
出現的大概就都是你要的字
除非辨識錯誤
而學習新的輸入法又需要記憶及練習耗費時間
當時我有用過一陣子這種產品
只是產品名稱不記得
後來當然也沒有再用了。
最後我學的輸入法也是我現在還在用的輸入法
那就是
行列輸入法
其實上面2種輸入工具都有其好處
例如:語音不用另外學,講什麼話就輸入什麼字。
手寫也不用再另外學,寫什麼字系統就會輸入什麼字。
後來學習了行列輸入法
回想起來比較痛苦的不是學習的過程
而是過渡期
所謂的過渡期就是指新的輸入法還未熟練
速度遠比原本的任一種輸入方式都還要慢的時期
內心難免會有想放棄或是換回原本輸入法的聲音。
但是其實只要告訴自己
一旦過了這個過渡期
打字就可以很快速又輕鬆
況且現在提筆寫字的機會真的不多
很多時候都是需要用電腦或是手機輸入文字
所以學習一個新的輸入法對自己的未來一定有所幫助。
上面提到的2種輸入工具(語音、手寫板)
其實都含有硬體的限制存在。
一般桌上型電腦的基本配備最常見的就是主機、鍵盤、顯示器。
這不管是家用、公司、賣場、機關……,
除非有特殊需求(如語音、喇叭)
不然其實最常見的還是主機、鍵盤、顯示器這三樣。
所以在硬體方面,
如果你今天的是語音、手寫板
那麼當你要輸入文字的時候
電腦就必須要有這樣的硬體才能夠讓你輸入。
如果電腦沒有這樣的硬體
帶著麥克風或是手寫板就會變得相當不便。
所以回過頭來,
還是以鍵盤進行輸入比較通用也比較普遍。
使用鍵盤輸入,
就已經先解決了硬體的問題了。
接下來就是軟體,
軟體在自己的家用電腦上
沒有什麼太大問題
因為電腦是自己的
想裝什麼就裝什麼
不會受到權限或是版本的限制
但是如果是用到別人的電腦
例如:公司、機關、賣場、店家、好友……,
有時候可能就沒有那麼方便了。
特別是公司、機關都必須使用正版的
以免遭外部人員稽核惹上麻煩。
所以使用系統內建的輸入法
就不會有這方面的疑慮。
而常見的作業系統Windows裡內建的輸入法有哪些呢?
以 Windows 10 來說
內建的輸入法中文繁體臺灣有
速成、大易、行列、注音、倉頡
所以不管使用上面這5個輸入法其中之一
都可以直接新增使用
不會有權限或是版權的問題。
如果你問我這5個哪個比較推荐
我會回答你
行列輸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