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郵信封」這個詞如果是第一次聽到的話,可能只知道後面的「信封」是什麼,對「回郵」二個字可能就不太能理解。現在雖然使用電子郵件或是通訊軟體等傳遞訊息即時又方便,手寫紙本信件的機會可能也越來越少。連一些像是保險、信用卡、水費、電費等帳單類的很多都採用電子郵件無紙化了,對信封可能就更加陌生了。
回郵信封在早期還算是蠻常聽到以及使用的方法,過去網路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除了看電視之外,也可以聽廣播電臺的節目。我以前第一次聽到「回郵信封」就是在廣播節目裡。主持人在節目裡有提到附回郵信封到電臺,就可以免費索取某某活動的門票。所以我對回郵信封就沒有那麼陌生。
那麼回郵信封到底是什麼呢?一般來說整個過程會有二個信封,以上述廣播電臺的活動來講,觀眾必須要先寄一封信到廣播電臺,而寄這封信的目的,就是將「回郵信封」寄到廣播電臺,所以這二個信封就分成了要先寄給電臺的外面信封,而這個信封裡面放的,就是回郵信封了。當電臺收到你的這封信之後,就會將信封打開,然後把門票放到信封裡的回郵信封裡,再將這個回郵信封寄出,觀眾就可以收到門票了。通常這個回郵信封都要貼上郵票,這樣子要寄出這個回郵信封的人,就不用再貼郵票了。所以我覺得「回郵信封」可以解釋成寄「回」的時候已經貼好「郵」資的「信封」。
再來說一下回郵信封要怎麼寫,我先簡單將二個信封分成外部及內部:
外部:要寄給對方的信封,上面跟一般寄信的時候一樣,貼好郵資之後,以直式信封來說左邊寫上寄件人姓名、地址、郵遞區號;如果寄的是掛號信,就要再寫上寄件人的電話號碼(市話、手機皆可)信封中間寫上收件人。信封的右側寫上收件人的地址以及郵遞區號。
內部:回郵信封本體,因為這一個信封最後會回到自己身上,收件人地址、收件人、郵遞區號就寫上自己的;寄件人的話要寫自己也可以,或者寫「外部」信封上的收件人地址也可以。這個內部信封寫好之後,記得要貼上足夠的郵資,可以依需求看是要寄平信還是掛號信。再把這個信封摺一摺,放進「外部」的信封裡,然後把外部的信封開口封起來,投郵筒或是拿到郵局窗口寄出(如果是掛號的話)
除了廣播電臺之外,有些公司行號之間的發票或是資料,也都會用回郵信封的方式寄送,主要是讓對方比較方便可以直接把發票或是資料等放進信封黏好開口之後,就可以寄出。不過如果要寄掛號的話,還是得跑一趟郵局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