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臺北、臺中、高雄捷運自動售票機,都可以使用硬幣加值電子票證,像是悠遊卡、一卡通、愛金卡都可以加值。不過桃園機場的捷運就沒有那麼方便了,桃園機捷捷運的加值機,目前僅接受鈔票;如果想要用硬幣加值的話,就只能拿著硬幣到窗口人工加值了。將家中的硬幣拿出來消費或是加值,可以活化閒置資金,更可以減少鑄幣成本。雖然現在有許多店家都提供了信用卡、行動支付結帳,不一定會用到現金。但是難免還是會遇到只收現金的店家,遇到這樣子的店家就必須使用鈔票或是硬幣付款了。
延伸閱讀:手邊一堆零錢怎麼辦?
雖然可以使用行動支付的店家越來越普遍,不過還是有一些店家只收現金。使用現金交易就會有鈔券和硬幣的出現。鈔券重量較輕攜帶方便,但是以整體流通來說,鈔券的壽命比硬幣短,大約經過12至18個月後,就得進行銷毀不適合再流通。鈔券的造價相對硬幣也比較高。硬幣因為比較重的關係,很多人都不喜歡帶太多出門。每個人對硬幣的處理方式都不一樣。除了店面收銀等因為業務需求,要特地前往銀行換硬幣之外,一般人不太會特地去換一堆硬幣來花,因為換一堆硬幣真的很重。
就是因為硬幣比較重,出門在外也不方便整理,有的人一回到家就把零錢往固定的容器丟。等累積到一定的量之後,再拿去金融機構存。因為大部分的金融機構,都會有數幣機。只要將幣別分好,就可以請金融機構的人幫忙。好處是出門可以不用帶零錢,可以減輕重量;但是對於硬幣的流通是不好的,因為這樣子市面上的硬幣會越來越少,店家不夠做生意就再跟銀行換,銀行沒了就要再鑄新的,增加成本。而且累積了一大堆硬幣,再搬去金融機構真的很重。所以後來就開放了零錢存電子票證的服務。民眾可以把用不到的零錢,拿到超商將零錢給店員,加值到你的電子票證內。(悠遊卡、一卡通、icasH等)這樣子零錢就不會一直躺在家裡了。
來看一下央行整理的表格
資料來源:中央銀行
除了捷運站之外,臺鐵的車站也是有提供加值服的,但是在金額以及地點都有相關規定。
《臺鐵多卡通電子票證乘車營運規定》
18.加值服務
本局車站售票窗口或補票處,提供票卡加值服務,各票卡每筆加值最低額度不得低於新臺幣100元。
新型多功能自動售票機各票卡每筆加值最低額度不得低於新臺幣100元,超過100元者,以10元為增加數額。
總儲值金額依行政院金管會規定不得超過新臺幣10,000元。
還有一種做法,就是自己準備一個零錢包,方便硬幣集中收納,把多的零錢都放進去;遇到結帳金額的尾數,剛好或一部分可以用掉時,把零錢拿出來。例如金額是18元就可以拿23元給店員,然後找5元。不過如果遇到店員疑惑,不明白3元的用意時,我會直接拿回3元,以優先完成結帳為考量。其他像金額775元時就可以拿1075元或1025元給店員找。
再講一個做法,那就是利用硬幣存款機,我自己比較常用的是國泰世華的。存硬幣甚至不用帶金融卡,只要有帳號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每次可存的硬幣枚數,還有收幣閘口的秒數限制。或者是如果你有在開車的話,停車場繳費機普遍能接受的,大概就50元幣、10元幣、5元幣。可以放一些在車上,這樣子如果要繳費的話也會比較方便。其實現在出門消費,如果可以用行動支付的話,我就會用行動支付。不行的話就改刷信用卡,再不行的話就用電子票證,上述的如果都沒有才用現金。
最後附上中央銀行的宣傳廣告6張
※happycash已停用
※happycash已停用。
最後一張左邊的二維碼是國泰世華銀行的據點:https://www.cathaybk.com.tw/cathaybk/personal/contact/locations/#tabATM
最後一張右邊的是Google地圖其他銀行自動櫃員機可以存硬幣的地點:https://www.google.com/maps/d/u/0/viewer?mid=1XLzvBsPWQfo7tyVEDIpqqPhK-8_uN3w&ll=23.858531310275612%2C120.97436425&z=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