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日本街上,隨都可以看見又方便的,大概就是自動販賣機了。自動販賣機簡稱自販機,除了冷飲之外,也有一些熱飲可以買得到。販賣機給人印象就是投入硬幣購買商品的行為,而商品種類又以飲料居多,所以會有投飲料的說法存在。伊藤園出的大納言しるこ,就是在販賣機裡可以買得到的熱食。しるこ指的是日本的一種粥。大納言(だいなごん)原本指的是一個官職的名稱,後來因為這種紅豆煮熟之後不易破,就如同大納言這個官位沒有切腹的習俗。雖然主要的口味是甜的,不過裡面是有加鹽巴的。
先來看一下這間店的招牌吧!新潟産コシヒカリ,指的是日本新潟產的越光米。おにぎり就是飯糰。而電話號碼上面的就是這間店的名字ぼんご。店內的座位不多,主要賣的品項就是飯糰,飯糰可以依自己的喜歡搭配口味,店內一共有57種食材可以搭配。當然也有所謂的「人氣」食材。也就是比較多人點的一些項目,可以從裡面挑選自己想吃的比較簡單。內用的話都會提供濕毛巾還有茶。
除了飯糰之外,也可以點味噌湯來喝。因為生意不錯的關係,所以我去吃的時候還排了一段時間。不過店家在外面都會擺椅子,可以讓等候的客人稍坐。如果排到沒有椅子的話,就只好先站著排一小段了。我後來點了豬肉泡菜還有醬油蛋黃,吃完再搭配可以免續碗的味噌湯就很飽了。這間店只收現金。營業時間的話是早上9點到晚上9點。坐在吧檯位子的時候,其都可以看得到飯糰現捏的形況,擺在眼前容器也裝著各類的食材。
包裝外盒標示產地的地方,如果看到是日本的話,除了知道這東西源自日本,可能就會有日本一定有在賣的想法。但是有時候這個思維會是行不通的。通常日本進口的商品,如果在日本沒有貼上中文標籤的話,就必須在臺灣販售前先貼上中文標籤。而這種做法通常消費者可以很明顯看到中文標籤是後來才貼上去的,仍然看得到原本日文部分的標示。而另外一種就是整個包裝都是中文,但是產地卻是日本,就屬於在日本出貨之前,貼上中文標籤的做法了。
而這種全中文的標籤,就算標的產地是日文,在日本當地就有可能會找不到同樣的商品。主要是因為這種商品對日本來說,是專門外銷的,不會在日本當地販售,所以才會有到日本當地找不到的情形。
以我親身經歷來說,當有人聽說我要去日本的時候,可能就會傳一些商品的照片過來,等到了日本當地的時候,再找看看有沒有這樣子的商品。只要是之前在日本買過的商品,通常都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就有遇過照片上只有中文標示,日文標示可能只有一些,在詢問了好幾間的店員之後,店員都表示沒有這樣子的商品,好一點的會推荐你類似的,不然一般都會跟你說沒有販售。
有了過往的經驗,後來只要有人想要買東西的時候,我就會先上網查查看到底日本當地有沒有這樣子的商品,還是說這個商品只有外銷到臺灣而已,省得到日本當地又找不到,也能在事前告知這種商品的特性,並解釋雖然包裝上產地是日本,但是在日本不一定買得到的情形。
反之,在日本看過一些商品,標示的產地明明寫著臺灣,但是在臺灣的市面上卻從來沒有看過,我想都是一樣的道理,就是某些商品只做外銷,不對國內販售,才會有到產地卻找不到商品的情形發生。
延伸閱讀:產地臺灣的釘書機,日本才有賣
一些日本有名的餐廳,為了方便讓更多的消費者可以享用餐點,會在不同的地方設置分店。只要餐點的品質有掌握好,那麼其實在哪一家分店吃其實都差不多。對於消費者而言,其優點就是更利於行程的安排。
以我這次去日本的行程來說,因為最後一天已經要前往機場了,不過鰻魚飯這個項目始終沒有排進行程裡,於是就上網找了有機場分店的訊息,最後找到了川豊的鰻魚飯機場分店。因為我當時的班機是在另外一個航廈,所以唯一比較不方便的地方,就是要拖著行李先去用餐,然後再移到另外航廈報到。不過店內還是有空間可以置放行李的。
我點了鰻魚飯有附小菜和湯,饅魚飯最重要的大概就是醬汁了吧!雖然難免會有一些比較細的刺,所以在吃的時候可別大口連飯一起吃下去。我覺得川豊的鰻魚、飯、醬汁的搭配都恰到好處,只不過價位比一般常見的日本料理稍微高一些。所以來到日本體驗一下我覺得還不錯,而且可以利用搭機前的時間來享用。
最後提一下日本漢字的「豊」對應到的中文是「豐」。日文的「豊」念作とよ(TOYO)而中文的「豊」則是ㄌㄧˇ的讀音。
在臺灣大家比較較熟悉的百元商店,大概就是大創了吧!會用百元商店形容,主要是因為裡頭的商品多半是日幣百元的價格,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稱呼。還記得早期引進臺灣的時候,都是臺幣39元。後來看到的就還有再細分,主要是以49元的為主,其他的還會再對照日幣的價格。
除了大創之外,日本還有一個還蠻常見的品牌稱為Seria(セリア),也是所謂的百元商店。實際結帳的時候再加稅金的話是110日元。而且有些結帳的地方都導入了全自助結帳。所謂的全自助就是不會有店員幫你掃商品條碼,全部都要自己完成。
我後來買了一個零錢包,主要是不想要讓皮夾鼓起來,所以零錢的話都會另外裝。零錢如果遇到有尾數可以花掉的時候,就會盡可能花掉,不要帶太多零錢在身上。所以裝零錢的錢包就沒有挑太大的尺寸,攜帶也比較方便。
在臺灣早起要出門上班、上課之前,要取得早餐可以說非常容易。不論是中式、西式的,有許多甚至都還是連鎖的早餐店,而且連宵夜的時段也可以吃得到。像漢堡、三明治、包子、饅頭、蛋餅、飯糰等我都還蠻喜歡的。
日本一般都是在家裡吃早餐,不像臺灣的街上有很多早餐店。那麼到了日本如果飯店沒有附早餐的話,可以吃些什麼呢?我建議可以試一下茶泡飯。之前去日本的時候,就找到一家有在賣茶泡飯的連鎖餐廳「だし茶漬け えん」,だし指的就是高湯,茶漬け就是茶泡飯的意思。可以依據當下的食量選擇大、普通、小的分量。除了茶泡飯之外,套餐也會有附小菜,想嘗嘗看的話可以參考官方網站→https://byo.co.jp/dashichazuke-en/
日本的丸川泡泡糖,算是歷史悠久的產品。市面上甚至還有一些仿冒的產品,因為包裝的型式都很像,如果不注意看的話就有可能會買錯。仿冒的產品一樣也是4顆一個紙盒包裝,但是吃起來的口感沒什麼彈性,也很難吹起泡泡。
這種長型包裝袋的丸川泡泡糖裡,一共有5種口味。分別是橘子、草莓、葡萄、可樂、優格。每個口味都有2盒,所以袋子裡全部一共有10盒。比較適合吹起泡泡的數量大概是2盒,當然你要一次吃很多盒也可以,只是一直嚼嘴巴會很酸就是了。
泡泡糖的日文是フーセンガム,前面的フーセン也可以寫成「風船」,意思是氣球;而ガム則來自英文的gum。英文的bubble gum就是泡泡糖。包裝的品牌丸川也是以片假名的方式呈現,寫作マルカワ,而這些口味的日文依序分別為:オレンジ、いちご、グレープ、コーラ、ヨーグルト。
之前到日本的時候,有幾天剛好遇到下雨,不論是在室內或是室外,手裡都得拿著雨傘。室外必須手持將傘打開,如果還要再拿東西或是喝飲料就變得不方便。室內的話因為傘有可能剛收起來還是溼的,要收進背包裡也不妥,所以還是要手拿。
要上洗手間的時候,我就注意到了很多男廁的小便斗旁,都有設置雨傘掛勾。雖然說上方有臨時的置物空間,但是雨傘的設計用掛的會比較合適,這樣子在上廁所的時候,就不用煩惱雨傘要放哪裡,但是上完廁所要記得帶走就是了。因為雨傘最容易因為室外沒有下雨,就忘記帶走。雖然一支雨傘可能沒有多少錢,但是如果太多人忘記的話,「失物招領」可能就會有越來越多沒人認領的雨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