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臺中北屯的阿根廷牛排餐酒館,主打的就是慢火碳烤的牛排。外酥內嫩的牛肉,伴隨著碳烤的香氣,是非常棒的體驗。隨餐附的佐料也有辣、酸、鹹三種不同風味可以選擇,每一種都各有其獨特的風味。 除了主餐之外,也有馬鈴薯、綠花椰菜、小番茄和蒜頭等配菜。

目前的菜單平日也有提供商業午餐的選擇。餐廳裡頭的空間也還算寬敞,約會、聚餐都蠻適合的。只不過餐廳門口的汽車格數有限,如果沒有早一點來的話,就可以能要停附近的停車場或是路邊停車了。

位於臺中北屯的阿根廷牛排餐酒館,主打的就是慢火碳烤的牛排。外酥內嫩的牛肉,伴隨著碳烤的香氣,是非常棒的體驗。隨餐附的佐料也有辣、酸、鹹三種不同風味可以選擇,每一種都各有其獨特的風味。 除了主餐之外,也有馬鈴薯、綠花椰菜、小番茄和蒜頭等配菜。
目前的菜單平日也有提供商業午餐的選擇。餐廳裡頭的空間也還算寬敞,約會、聚餐都蠻適合的。只不過餐廳門口的汽車格數有限,如果沒有早一點來的話,就可以能要停附近的停車場或是路邊停車了。
第一次接觸到小國旗,是之前在服兵役的時候。依照規定必須在衣服上別小國旗,在換洗衣物的時候就必須拿下來,等到下一件要穿的時候再別上去。後來在別的地方,也有看到小國旗的出現。像是鼎泰豐的服務人員,如果會講該國的語言,就會別上那個國家的國旗,這樣子客人如果看到國旗,就可以很快判斷服務人員會說什麼樣的語言。
除了餐飲業之外,另外一個可以看得到的地方就是飛機上。空服人員因為胸前都有名牌的關係,所以大部分看到的都是將名牌與國旗做成一塊,主要是標註空服人員的國籍。不同的航線有時候除了班號共用(code sharing)之外,也會有不同國籍的空服人員替旅客服務。另外在出國旅遊的時候,有些人也會在行李或是背包上別上自己國家的國旗胸章,讓外國人知道自己來自哪個國家。
現在因為很多商家都可以在Google地圖上找得到資訊,所以有時候如果要指派一個人去幫大家買東西的時候,就可以先透過地圖上的店家資訊,例如菜單,將要點的東西先寫在紙上。如此一來不僅不會買錯,又可以節省購買的時間。等到了店家要開始點餐的時候,就可以問店員能不能把剛剛那張手寫的菜單給店員,店員只要看著內容幫你製作就可以了。如果店員不喜歡這種方式,那就再照著單子上的內容念給店員聽就可以了。當然前提是字跡不可以太潦草,以免店員看錯或是看不懂內容。
另外一個我想要講的手寫菜單,是之前我有遇過店家可能因為項目還有價目經常會變動,乾脆就不印畫記式的菜單了 。因為只要價錢有變更,印好的這些單子要嘛就全部報廢,要嘛就得每一張都手動去改價錢或項目,非常麻煩。所以店家給的是一枝筆還有一張便條紙,看要吃什麼直接寫下來再拿給店員。這樣子店家只要保留幾本最新版的菜單就可以了,不用再印很多空白的菜單給客人寫。你或許會好奇這樣子會不會花比較多時間寫字?但其實一頓飯能吃得下的菜也就幾樣而已,寫幾個字跟只畫記數量相比,並不會差太多時間。只能每間店都有自己的作風吧!
上飛機前如果剛好遇到用餐時間,
有時候都會想吃一點東西裹腹。
雖然說大部分的飛機上,
都有提供餐點。
但是那也必須等到飛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才會開始有供餐的服務。
所以登機前吃點東西,
就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今天要來分享的,
不是哪個機場有什麼好吃的。
而是要跟大家說餐廳選擇的訣竅。
而且不管是國內或是國外都能適用。
第一個要注意的就是管制區。
所謂的管制區指的是護照查驗、手提行李檢查這些。
因為有一些餐廳,
只有在管制區內才有,
有一些餐廳,
在管制區外就有了。
所以不妨先查一下你想吃的餐廳是在什麼區域,
這樣子就能吃到你想吃的餐廳。
不過要留意的是時間掌控。
如果是在管制區外,
就得預留通關檢查的時間,
以免趕不上航班。
第二個要注意的是入出境。
(以國際線為例)
入境在英文裡是Arrival
出境的話則是Departure
上飛機前都是前往出境大廳,
可是出境大廳不一定有你想吃的餐廳。
如果機場的入出境都在同一棟,
只是不同層的話,就可以在進入管制區前,
先前往入境層用餐。
因為每間餐廳所設的點都不一樣,
機場餐廳的資訊大部分都可以上網查詢。
沒有的話就是趁入出境時多留意。
有些店家條件允許,
就可能在管制區內外都有設點。
所以如果你不想吃飛機餐,
或是不想等很久才吃,
都可以用我說的方法,
挑選你想吃的餐廳。
餐廳為了避免客人帶非店內食物或飲料入內
在門口的地方經常可以看到「禁帶外食」的標語或圖案
這裡所講的「外食」指的是非該餐廳販售的食物飲料
跟不在家裡煮而去外面館子用餐的「外食」是不一樣的。
禁帶外食在英語裡你可以說
No outside food or drinks allowed.
日語的話你可以說
飲食物持込禁止(いん)(しょく)(ぶつ)(もち)(こみ)(きん)(し)
如果是一行人要進去餐廳消費
結果只有其中一人有點餐
其他的人都吃別間店的食物
相信很多店家都沒辦法接受
所以都會在店門口貼上標語或圖示
以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
到餐廳用餐,為了讓空間更大,有一個舒適的用餐環境,有些餐廳都會為客人備置物籃。
有了置物籃,就可以把衣服、包包、提袋等用餐時暫時不會用的東西放到置物籃裡。
好處最明顯的就是座位空間變大,因為不會被占據。也不用擔心中途食物會沾到或被潑濺。
但是這些置物籃雖然方便,卻有一個缺點存在。它的缺點就是容易忘記拿裡頭的東西。
如果自己的東西比較多,然後可能又是不會馬上用到的(例如雨傘)就很容易被遺忘。
所以如果有機會到餐廳使用置物籃的話,一定要記得用餐結束要把置物籃裡自己的東西拿走。
要是忘了拿走,被下一個客人取走,或是到打洋的時候店員才發現,都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餐廳可能會幫你保留,等你之後再過去拿或是會寄到你可以收取的地方。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記得拿走,但是偏偏有時候就是會忘記。
所以下次如果有遇到提供置物籃的餐廳,一定要記得用餐結束把自己的東西帶走,就可以免除後續麻煩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