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在中文裡常用在材料、原料、顏料……這些詞裡面,日文的話「料」可能就會跟錢有關係了。「給料」在日文裡念作きゅうりょう,也就是薪水的意思。那如果後面再加一個「日」,指的就是發薪水的日子,會變成「給料日」,念作きゅうりょうび。如果在「料」後面加了一個「金」成了「料金」之後就是中文費用的意思,念作りょうきん。如果「料」前面加上一個「無」成了「無料」,就是不用錢、免費的意思,日文念作むりょう。不用錢在日語還有一個比較口語的說法,那就是ただ。

說到發薪水的日子,一般民間公司都會挑一天當作發薪水的日子。會計人員必須在每個月 的發薪日之前,將上一個月的薪資計算完成,除了固定的勞保、健保、伙食津貼之外,其他的加班、請假、遲到等,都有可能會影響到薪水的計算。另外如果前一個月有先用自己的錢先墊的像是加油、買東西、繳費等,有的公司也都是統一在月底結算之後,下一個月再還給你。

所以在領到薪水的時候,如果包含了一些公司費用支出的話,其實是不能算到薪水裡頭的,因此在領到薪水的時候自己確認一下會比較好。我自從出社會上班之後,都會在領薪水的時候計算金額正確與否。因為這個是自己的權利,如果被多扣錢或是少算錢,當下沒有反映的話,這筆錢有可能就這樣消失了。所以我覺得花一點時間核對一下是值得的。

延伸閱讀:有料在日文裡的意思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